原标题:浙江宁波镇海区总工会十大系列活动绘就职工幸福图景——(引题)
“工会点亮了我们的生活”(主题)
本报记者 邹倜然
“工作之余能发展兴趣爱好、享受生活,还收获这么多关注,幸福感满满!”钳工小张唱完一首歌后,感慨地说。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西大河公园内,20余名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拿起话筒,或弹或唱,吸引来往行人驻足停留,现场一片欢乐和谐。
这是镇海区总工会以百场活动提高职工幸福感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镇海工会推出“镇工十大系列活动”,从文娱、阅读到技能、服务,覆盖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已逐渐成为全区职工心中的“幸福清单”。
工会搭台,点燃职工参与热情
今年初,镇工十大系列活动发布,下设镇工友缘、镇工有匠、镇工有宣、镇工悦读、镇工游市、镇工乐享、镇工有学、镇工有艺、镇工有赛、镇工有爱。镇海区总坚持“工会搭台、企业牵线、职工参与”,向全区各级工会组织、社会各界发出邀请,承办文娱、体育、集市等活动,以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作为镇工十大系列活动“合伙人”,石化建安工会依托工会文娱社团,举办了3场职工音乐会。一位现场参与的职工说:“工会点亮了我们的生活。”
同时期举办的“夏日纳凉”美好生活集市是“镇工游市”系列活动之一。集市设置了亲子互动游戏、非遗传承活动、乡村共富摊位,还有志愿队便民服务项目,为各类型企业展销提供平台窗口,也为广大职工市民提供了多样娱乐与消费选择。
此外,镇海区总精心策划了“镇工乐享”系列活动。今年夏天,该系列进一步升级,全新推出共享当“夏”计划——“工”筑成长梦系列活动,6月至8月期间集中上线10余场特色亲子活动,将非遗美学、科技编程与趣味互动深度融合,让职工子女在轻松的亲子互动中度过快乐充实的暑期时光。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已有绿色石化、文化体育、农旅、商圈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加入十大系列活动的“合伙人”阵营,提交创意方案280余个,已落地宣讲、文艺、阅读等活动74场,累计覆盖职工超过1.2万人次。
由“工”到“匠”,助力职工成长成才
如今,数字化浪潮滚滚,不少产业工人产生危机感:“我们最终会被机器完全替代吗?”刚刚从“镇工有匠”全区企业班组长成长赋能营“毕业”的韩鹏飞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开办“镇工有匠”全区企业班组长成长赋能营,是镇海区总在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上的一次创新尝试。班组长成长赋能营聚焦企业现场安全、质量、生产、成本、设备、环境、人事等管理内容,从理论讲解到实践交流全面覆盖,邀请镇海炼化资深讲师讲述《管理者角色定位与自我管理》、新生代职工管理课程,开展班组管理经验交流分享会,共话新时代班组长能力提升。
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历程中,突破与创新不止于此。依托镇海“1+5+1+N”劳模工匠学院体系建设,越来越多产业工人凭借系统培训,由“工”到“匠”,从幕后走上台前。
镇海区总立足镇海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组织开展行业性、规模化的职工创新创效、职业技能提升类活动。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擦亮竞赛品牌,每年通过竞赛认定高技能人才超1000人次。
织密组织网,让职工有“家”可依
为了使工会在职工有需要时能够“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工会不断扩大覆盖面,深入实施“扩面提质”行动,推出“镇工有爱”系列行动。截至今年8月,包括各类新业态联合工会在内,全区工会组织达2163家,会员数累计达22万余名。
今年5月,全区首家以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主体的行业工会——镇海区金邻骑士配送行业联合工会成立。50余名骑手成为首批会员。工会成立后,骑手们还与工会干部、街道以及社区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机制,化身“移动前哨”,以“问题随手拍”的形式主动参与城市基层管理。
“5·1工会驿站”是镇海区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窗口之一。今年,全区28家“5·1工会驿站”改造升级完成。这些驿站从硬件设施到服务内容均实现全面提质。站内不仅有桌椅、饮水机、微波炉,还设有充电设备、小冰箱以及急救医药箱等,全方位满足户外劳动者的多样需求。
镇海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会服务的触角正在延伸到职工生活的各个角落。依托这些阵地,今年镇海区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参保人数突破20万人次。“商调裁诉执督”劳动争议化解机制迭代升级,今年以来,累计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6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
配查信-配查信官网-西藏炒股配资-股票配资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