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军在日本山口县岩国基地首次公开展示“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一举动不仅令外界高度关注,更被普遍视为美日在东亚安全问题上进一步加剧挑衅的信号。
据报道,美国陆军第三多域特遣部队指挥官迈克尔·罗斯(Michael Rose)在基地现场介绍了该系统的作战特点。他强调,“堤丰”可整合多种武器系统与弹药,能够制造“敌方困境”,并以快速部署和灵活机动为主要优势。罗斯还透露,这套系统在演习结束后会撤离日本,但下一步部署地点并未公布。
中国方面随即作出回应,明确要求美日尊重他国的安全关切,不得将“堤丰”中导引入本地区。此前针对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同类系统,中国国防部曾警告称,这种“引狼入室”的行为,最终只会反噬自身,损害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堤丰”系统是美军在退出《中导条约》后紧急研发的武器项目,旨在填补陆基战术导弹与洲际导弹之间的火力缺口。美国军事媒体“战区”(TWZ)评论指出,这一系统的主要战略考量就是针对中国日益增强的中程导弹力量。
从构造上看,“堤丰”实质上是将美海军MK41垂直发射系统陆基化,由大型拖车运输,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导弹,射程覆盖500至2000公里。外界分析称,如果该系统部署在菲律宾,其威胁范围足以覆盖中国东南沿海,而一旦部署在日本,对华威慑半径将更大。更值得注意的是,MK41具备发射多型先进导弹的潜力,这意味着“堤丰”系统未来可能通过更换导弹型号,进一步增强攻击能力。
路透社报道称,“堤丰”的研发与部署,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反中、反俄战略意味。去年4月,美军已在菲律宾部署过该系统,并于今年7月在澳大利亚进行了首次实弹演练。而此次在日本亮相,更被视作美国在“第一岛链”加固封锁的重要一步。
“战区”网站评论指出,在印太地区,反舰打击能力是美军战略的核心环节,而“堤丰”作为机动陆基发射平台,正好契合这一需求。美军计划通过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的布点,与盟友形成链式封锁,增加中国海空力量的突围难度。
中国军事专家指出,外媒往往弱化“堤丰”的攻击属性,但事实上该系统部署的潜台词极其危险。一方面,它具备多样化打击能力,可以针对海上、空中乃至陆上目标;另一方面,借助MK41发射模块的兼容性,美国未来完全可能为“堤丰”引入更新、更具杀伤力的导弹型号,从而大幅提升威慑水平。
无论是菲律宾、日本,还是此前的澳大利亚,“堤丰”系统的每一次现身,都在加剧本地区的安全紧张。美国与日本此番选择在东亚高调展示这一新型中导,向中国释放的信号不言自明。正如中方所言,倘若美日执意引入这样高度对抗性的武器,只会让本已脆弱的地区安全架构更加动荡,最终自食其果。
配查信-配查信官网-西藏炒股配资-股票配资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