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9月20日电(记者蔺娟)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为“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专家表示,认清糖的多重危害,养成控糖意识,对保持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医师轩昆介绍,大家都知道“糖吃多了容易蛀牙”。当摄入含糖食品或饮料后,糖分容易滞留于牙面、窝沟、龈缘及牙缝等清洁死角。这些糖被口腔中的细菌利用,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使口腔局部酸度迅速上升,牙齿表面的矿物质就会被溶解流失。如果口腔经常处于酸性状态,唾液的中和能力与再矿化能力不足以抗衡,牙齿硬组织就会遭到破坏,从而慢慢形成蛀牙。
“有的人认为每次少吃一点糖对牙齿没有影响。其实摄入糖的频率过高,也会影响口腔健康。”轩昆说,频繁吃甜食、喝甜饮料,即便每次量不大,也会让口腔长时间处于酸性状态,使得牙齿表面反复被酸蚀,大大增加蛀牙风险。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治医师关玲霞表示,除直接导致龋病外,高糖饮食还会间接促进牙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糖类物质为口腔中的细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细菌在分解糖的同时,会产生一种黏稠的物质,这种物质像胶水一样,能够吸附细菌、食物残渣等,混合形成牙菌斑。如果平时清洁不到位,牙菌斑会变硬成为牙石。牙石表面粗糙,更易附着新的牙菌斑和色素,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牙龈炎,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如果牙龈炎不及时治疗,炎症会损伤牙周组织,诱发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此外,高糖环境还会打破口腔微生物的平衡,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发炎。
3月20日,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通济坊小学的学生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科普教育基地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治医师王毅萱表示,减少含糖零食的摄入频次、选择健康的代糖产品以及饭后及时清洁口腔,是阻断糖致龋齿的重要三步。采取全面、主动的口腔保健方法,可以更好地守护口腔健康。
王毅萱建议,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并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刷牙两分钟以上。同时,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儿童青少年以及口腔易患龋的人,还可以通过窝沟封闭或涂氟等专业医疗手段进行防护。应定期咨询牙医,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预防方案。
配查信-配查信官网-西藏炒股配资-股票配资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